中方说的话很有分量,普京已经宣布,对乌克兰作出重大让步,愿意不设条件与乌克兰展开谈判,俄乌局势或许将要迎来新的变化了。中方到底说了什么话?普京又为何会这么做?
不久前,中方领导人访问俄罗斯,与俄总统普京进行茶叙时,当着普京的面,他精确指出,“对乌克兰危机,中方倡导并坚持共同、综合、合作、可持续的全球安全观,认为应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,消除产生危机的根源。中方欢迎一切有利于和平的努力,期待通过对话达成一个公平、持久、有约束力并被各当事方所接受的和平协议。”
而面对中方领导人的表态,普京也明确说称,“俄方愿不设前提开启和谈,希望达成公正、持久的和平协议。”当然,普京也说到做到。就在日前,多家新闻媒体报道称,普京已经公开提议,希望在土耳其著名城市——伊斯坦布尔开始与乌克兰谈判,并不设任何先决条件。要知道,此前,对于俄乌谈判,俄方曾设置过多项先决条件。而这一次,普京直接表态不设任何先决条件,这能够说是相当于对乌克兰作出了重大让步。由此可见,中方领导人访俄时所说的话,还是很有分量的,普京很明显是听了进去。
有专家分析称,从战争本身的损耗来看,俄乌冲突已持续许久,给俄罗斯带来了巨大的消耗。在军事层面,俄罗斯军队在战场上投入了大量兵力、装备和物资。据相关统计,俄罗斯损失了众多的武器装备,如数千辆坦克、上万套火炮系统等 ,大量士兵伤亡,这对俄罗斯军事力量的长期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。长期的战争使得军工生产压力剧增,资源不断向军事领域倾斜,导致国内其他产业高质量发展受限。
经济上,西方的制裁如影随形,俄罗斯经济遭受重创。卢布汇率波动剧烈,通货膨胀严重,股市暴跌,GDP 出现萎缩,能源出口受阻,制造业因高科技制裁而发展艰难,外汇存底部分被冻结,这些都让俄罗斯经济陷入困境。继续僵持下去,俄罗斯将面临更加大的经济负担和军事压力,普京此次做出重大让步或许是及时止损、缓解国内经济与军事压力的现实选择。
除此之外,地理政治学形势的变化也是促使普京让步的主要的因素。北约持续东扩,原本作为俄罗斯与北约之间缓冲地带的乌克兰,一旦完全倒向西方,将使俄罗斯的战略安全空间被极大压缩。然而,经过长时间冲突,俄罗斯虽控制了部分乌克兰领土,但局势并未朝着俄罗斯最初设想的方向加快速度进行发展。芬兰和瑞典加入北约后,北约在俄罗斯边境大幅扩张,俄罗斯面临的外部军事威胁进一步加剧。
在这种情况下,通过不设先决条件谈判,以政治外交手段争取有利的地理政治学结果,避免陷入更广泛的地理政治学孤立,对俄罗斯来说具备极其重大意义。如果能通过谈判达成一定协议,确保乌克兰在安全问题上保持中立,对俄罗斯的安全环境改善将是有利的。
很显然,从普京的决策中显而易见,政治智慧与战略眼光始终贯穿其中。中方倡导的全球安全观,不仅为俄罗斯提供了跳出冲突困局的新思路,更让其看到了通过对话重塑国际秩序的可能。这种理念的碰撞,实则打破了传统地缘博弈的零和思维,将 “共同安全” 置于更高维度。
而俄罗斯放下先决条件的姿态,既是对现实压力的理性回应,也是对未来发展的主动谋划。当军事手段难以快速达成战略目标,政治和解反而成为打开局面的关键钥匙。此举不仅能为俄罗斯争取国际舆论的理解与支持,更能为国内经济复苏赢得宝贵时间与资源。
需要指出的是,俄乌冲突的解决从来不是孤立事件,它关乎地区稳定与全球格局走向。普京此次让步,不仅是俄罗斯外交策略的重要转向,更是国际社会共同维护和平的积极信号。也希望俄乌双方能够早日走出战争阴霾,共同铸造和平的未来。
四、各会员国在其国际关系上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,或以与联合国宗旨不符之任何其他方法,侵害任何会员 国或国家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。 (摘自《联合国》)
俄乌冲突持续三年多了,对俄乌双方来说,都属于消耗战,国力再强也经不起如此消耗。停止战争,发展经济,让人民休养生息,安居乐业吧!